Three Month
文章 15
標籤 11
分類 4
2024年寒假小結

2024年寒假小結

約1.5k字 大概需要5分鐘

前言

剛剛過完碩一上,進了碩班以後,除了這學期修了4門課,處理實習和準備正職面試以外,還要兼顧研究進度,過的比大學生活還要充實。

修課

這學期除了個別研究和論文研討以外,我還修了4門課,包含計算機架構,數值軟體開發,平行程式設計和數位積體電路,把碩班畢業學分一次解決。

關於計算機架構,我看就是計算機組織的延伸,雖然單智君教授講課講得非常好,不過考試特別有挑戰性,教授也不調分。題外話,我聽單智君這學期就退休了,確實未來沒機會再修到他的課了。

數位積體電路的話,我是修黃國蒼開的課,他的英文講的不是很好,連助教出的作業,testbench和script都寫得破破的,不過還好有認識很多大佬一起修課,可以一起討論,至少作業最後還是寫完了。

而平行程式設計就是學各式各樣的平行工具,像是openmp,cuda或opencl,而且這門課只有作業要交,相對算很輕鬆。

剩下數值軟體開發,教授是新思科技來的主管,同時也是sciwork的orginizer。教授非常用心,會幫學生code review和討論project主題,而且教授很愛聊天,可以在聊天過程中,知道產業界的現況。而且修完課後還可以繼續找教授做side project,如果想進一步開拓人脈和寫side project,我十分推薦這門課。

順帶一提,sciwork每個月都會在清大舉辦sprint,想玩有關開發的活動,可以報名玩看看。雖然我上學期太忙了,只去11月那次,這學期比較有空,應該有更多時間能投入社群。
11月參加Sprint的照片

實習

這學期基本上延續暑假的工研院實習,也是指導教授推薦我過去的。雖然說去工研院主要還是自己做實驗室的事,包含看paper,學習fpga和TVM,畢竟主管很忙,不可能帶新人。指導教授看我過去也學不到工研院的技術,後來也讓我待到今年1月。不過我很感激有體驗過這份工作經驗,至少讓我知道產業界和學術界之間的差異有多大。

而去年6月,我有打WorldQuant舉辦的IQC 2023比賽,後來也透過了這個比賽拿到WorldQuant兼職資格,目前已經學會如何call api自動繳交策略,最近在學遺傳規劃演算法,希望能做到用程式自動搜索有效的策略。

面試準備

其實在進入實驗室以前,我並不清楚我想找甚麼工作,只希望能找個不會太操勞的工作。所以我從暑假開始,就一直跟著實驗室特殊選材大佬們一起刷題,刷HDLBits和leetcode複習RTL和c++。所以後來即使我修課忙碌,也一直有保持最基礎的刷題量。

HDLBits破台紀錄

Leetcode刷題紀錄

不過這半年我同時進一步學習soc和c++後,我發現比起rtl,我更喜歡寫oop,為了補足我修oop時沒學好metaprogramming的短版,我還另外在網路上找了有關c++ metaprogramming來讀。

而我最近也意識到了職涯連續性的重要性了,工作頻繁換領域不是一件好事,總之我打算先去面有關軟體和演算法的正職缺,下學期應該會再多做一些專案,同時也會打競程,希望一切順利吧。最後如果只找到軟韌缺,再延畢修iclab。

研究進度

從暑假開始,我每周都會和教授報告研究進度。其實這半年,我的研究主要都是被教授分配一個主題,然後去找現成可用的工具去拓展。像我有碰過的主題和工具就包含parameter-efficient fine-tuning,dynamic sparsity,TVM。而我最近在碰的,是vck190 (fpga)的AI library 和AI engine。主要是因為許多paper沒辦法重現或是不開源,或是被做爛了,所以才會一直學習新的工具。

坦白說這段研究過程比起其他實驗室只專注在一個議題上,已經算是相對有趣了,只是我還沒習慣自己找題目的過程,畢竟找到老師有興趣的題目不容易。做研究不像寫作業,只需要把問題都解掉,就結束了。但是想主題和解一個問題就像在迷宮裡跑馬拉松,永遠不知道終點在哪,也不知道離終點到底多遠。只要時間拖得有點久,就興致缺缺了。

不過我近期也是一直在說服自己學習這段過程的必要性,我覺得找問題的洞察力,是可以被轉化到不同議題上,其實我很希望這份研究的能力,可以直接轉化成我在worldquant實習的能力,只要我打通了有效率自動挖掘策略的方法,我就能有比不少的被動收入了。

結論

看的出來我碩一上過得滿精彩的,雖然遇到不少挑戰,不過感覺做甚麼事都順風順水,畢業學分解決了,也得到2份實習,還有一點時間準備面試。

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計算機架構,考試班平均60,教授只調不及格的學生,因為考前兩天才讀書,只考比班平均高10分,一不小心吃了一科B+。不過成績對於碩士生而言,我真的覺得小問題,早點為畢業後出路和能力準備比較重要。

本文作者:Three Month
本文連結:https://threemonth03.github.io/2024/01/24/2024-01-24-2024%E5%B9%B4%E5%AF%92%E5%81%87%E5%B0%8F%E7%B5%90/
版權聲明:本文使用 CC BY-NC-SA 3.0 CN 協議進行許可
×